第四节 红长长征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瑞金革命遗址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金革命遗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瑞金被称为中国的“红色故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即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 瑞金革命遗址主要包括叶坪、沙洲坝等地的旧址和纪念建筑物,共15处。现存旧址有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共临时中央局、全总执行局等旧居及中央大礼堂。叶坪在城东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也在此地。会址、政府旧址是谢氏祠堂,前后总共三进院子,政府总办公厅和各部办公室都设在这里。沙洲坝在瑞金西南,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从叶坪迁到此,现有总办公厅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同志的故居。在瑞金以西 18千米处有一座云石山,山顶有一处古庙。193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等中央机关迁到古庙办公。同年10月,中央红军在这里开始长征。 瑞金革命遗址是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道路,创造了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模式。 二、遵义会议会址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源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府配。》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楼房坐北朝南,整个主楼高12米,面阔25.75米,是当时遵义城内首屈宏伟建筑。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就驻扎在这栋里。同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聊”的结决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在这之后,党和红军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内的会室、陈列室以及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是革命先辈们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神的深刻体现。 三、泸定桥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泸定桥始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因为长征史上的“飞夺泸定桥战役而闻名。 泸定桥全长103.67 米,宽3米,由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两岸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泸定桥横桥板间隔相铺,犹如窗棂,这种结构既能减轻桥重,又能减少风的阻力;扶手链与底链每隔5米相连的设计,使桥身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桥名,并立御碑于桥头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昼夜疾驰 240里,赶到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粉碎了国民党歼红军的企图,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毛泽东为此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7位曾从泸定桥上走过,泸定桥享有“13根铁索托起一个共和国”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是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中华边陲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之桥,更因中国红军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和英雄战绩而名扬中外。 四、西安事变旧址1982年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事变旧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由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新城黄楼、西京招待所、高桂滋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五间厅与兵谏亭旧址等建筑组成。 在面对日军入侵、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却坚持“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断发动“剿共”战争,并于1935年9月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蒋介石调集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以及中央军等部继续围攻陕北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先后前去劝说蒋介石,但都被斥。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率部兵,扣押了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逼其抗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爆发地就是现在的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它结束了十年内战,促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旧址是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红色因、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 第五节 燕赵风—太行山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因其发现地也被称为“琉璃河遗址”。该遗址是迄今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并存的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年百大考古发现” 遗址东西长3.5 千米,南北宽 1.5 千米,面积 5.25 平方千米。20 世纪 40年代发现,1972年正式开始发掘。遗址分为古城址、墓葬区与居住区三部分。古城址于遗址中部,地面尚存有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北半部。墓葬区在古城东南部,型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中型墓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居住区位于城内及西部,房屋、窖穴、水井等遗址。 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经研究发现,琉璃河西周燕都遗是西周初年燕国的第一个都城所在地,这里也是北京建城的最早考古实证。燕国周王朝初定天下时分封到中原王朝北疆的唯一的姬姓诸侯国,是周王朝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西周燕都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燕国成为稳定北部边疆、融合多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 二、隆兴寺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降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寺庙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代改名为“龙兴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降兴寺”,沿用至今,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隆兴寺中有大小殿宇10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及其两侧,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寺庙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寺内有6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即造型独特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高 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中国古代最高的铜铸造大佛;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观音;被推崇为“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的铜铸千佛墩。同时隆兴寺内还收藏着历代的碑碣、壁画等珍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隆兴寺作为河朔名寺,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隆兴寺是中国现存宋代建筑、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之一,也是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对研究古代佛教文化与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山古城遗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一带,是中国北方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城遗址所在地。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北高南低。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在剪灭商纣王之后分封诸侯,将一远方同宗以子爵封于灵寿,建立中山国,灵寿故城为都城。这是中山古城作为都城的最早记载。中山古城遗址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约 1.4 千米,东西宽约 1.3 千米;主要由王陵区、都城区和军事驻防城三部分组成。中山古城遗址基本保存了城防体系和建筑、手工业遗址、王陵等重要建置,是中国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城址,反映了战国的城市营建理念。 遗址出土了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还有漆皮、军帐、兵器等物品掘出多座战国早期墓,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况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地方性政权,中山古城遗址对认识成国时代的中国文研究古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及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四、赵邯郸故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邯郸故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及西南郊,是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的遗址,也是中国目前已知的保存最为好的战国古城址。 邯郸城初属于卫国,后归于晋国,最后归于赵国。现存的赵邯郸故城是公386 年赵国迁都于此时所建的王城,公元前 228年赵国亡于秦国,历经八王,共年。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是赵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一座3000年未改名的古城。 赵邯郸故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组成,周长约25 千米。赵王城是赵都官遗址,由3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 512 万平方米。城内有布局整的龙台,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础,显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初期都市建筑基本面貌。赵王城城墙内侧呈阶梯状收缩上升,顶部铺设板瓦,每隔一定距离铺陶制排水槽,其独特的城墙防排水体系为全国同类夯土城址中所仅见。大北城为城外的郭城,是居民居住并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的城邑,位于王城东北,大部湮埋在今邯郸市中心地下,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179 万平方米。 五、磁县北朝墓群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县北朝莫群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是东魏、北齐时期帝王将相与王公贵族的理葬聚集区,共有134座幕家,分布在磁县城南、城西南一带。自534年至577年,东魏、北齐政权先后建都于邮城。与城相邻的磁县,成为两个王朝聚族而葬的墓地。现已发掘墓葬19座,其中著名的有北齐文昭王高润墓茹茹公主墓和湾漳村 106号墓,三墓均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室为砖结构。茹茹公主墓出土的文物中包括两枚拜占庭金币,这对研究当时的东西方交往关系提供了珍贵材料。随葬品中还有部分雕塑反映了东魏时期的丧葬习俗和艺术特色,为研究当时的人物服饰、兵器、政治制度等提供了线索和依据。磁县北朝墓群为了解和研究北朝时期,特别是东魏与北齐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及东西方经贸往来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第六节 山河表里—太行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价 一、善化寺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名“开元寺”。明代经过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 年)更名为“善化寺”,寺院成为官吏“习仪之所”,并建立“纲司”以管理全城僧众。 善化寺是一组较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群,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着中轴线依次展开。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均为辽金时期的原构。西面有普贤阁,也是辽金时期的原构。4座辽金时期建筑在一寺之内保存的情况,国内为善化寺所独有。这其中最能体现盛唐雄浑之气、辽金豪迈之风的当属主殿一大雄宝殿,殿前有3米高的月台,左右设有钟、鼓二楼,是寺内最大的殿宇。善寺的整体建筑规制符合传统的儒学思想,以北为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利用高台使建筑逐级升高,院落错落有致。 善化寺内保存着泥塑、壁画等珍贵文物,其中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极富感染力。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善化寺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承唐启宋的重大过渡,其建筑特色对于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对唐代木构建筑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二、悬空寺1982年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是一座木质建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91年)距今已有 1500多年。原名“玄空阁”,“玄”取自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因“悬”与“玄”同音,改名为“悬空寺”。悬空寺建设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 58 米。1500多年来,悬空寺曾多次遭到损毁,现存悬空寺为明清时期所修缮的结果。悬空寺坐西朝东,拥有大小殿阁 40 余间。悬空寺具有一般寺庙的形制和规模,寺院、禅房佛堂、钟鼓楼、山门、大雄宝殿等一应俱全。建筑属于“一院两楼”的布局,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似的悬崖上。三面环廊合抱,六座殿阁彼此相连,高低错落,最高处距离地面50余米。远远看去,全寺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巧妙运用力学原理,借助岩石的托扶,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木制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悬空寺是我国罕见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建筑,以险、奇、巧著称于世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佛宫寺释迦塔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北的佛宫寺内,始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于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2011年,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测,木塔高度为65.838米。木塔底层呈平面八角形,直径 30.27 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 3000 立方米,2600多吨,为纯木结构。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木塔位于佛宫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形成“前塔后股”的布局。木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塔的外形结构》宾、第一层重机,二至五层均为单檐。各层之间设有央层,实为9层,各层外两國木柱支撑,起到约束塔身、防止塔身位移变形的作用。塔顶作八角编营上立铁刹。塔的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木塔的设计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技巧、广泛采用斗棋结构,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木塔中商贵的绘画、壁画与佛像文物,通过研究文物的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契用与汉民族在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频繁交流。 四、晋祠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祠镇,处于太原西山地带,背倚悬瓮山,前临晋水。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纪念周朝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林,为晋国宗祠。 晋祠的选址十分巧妙,位于悬瓮山与晋水的交汇处。这体现了古人所谓的风观念,力图调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求建筑与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和谐一晋祠的布局充分展示了它的建造发展历程——在以主体建筑圣母殿为重心的轴线侧,灵活布置,不断地延伸、增长、加接,形成院落式的群体;建筑主次分明,要建筑围绕中心主体建筑,使中轴线与主体建筑显得更加突出,秩序井然,具有显的空间位序,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晋祠中的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形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学、艺术、研究价值。 晋祠是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且跨越历史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实例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第七节 黄河文明——黄河沿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半坡遗址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是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聚落遗址,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先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呈不规圆形。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一条宽两米的小沟分为两部分,部分的中心有一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房子之间有储藏物品的窖穴。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会在彩陶上绘制人面、鱼等花纹和几何图案。烧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遗址中出士的陶器上的特殊符号,也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珍贵资料。 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重要遗址,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影响极为深远的主干性文化,以粟、黍为主要农业基础,在黄河流域持续稳定发展,为后来统一文明的建立奠定了重要根基。 二、嘉应观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俗称“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城东南约12千米处。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一座集宫、庙、衙于一体的黄淮诸河龙王庙。 黄河从大山峡谷中奔出,自武陟而下地势平旷,河道内河水翻滚无常,极易泛滥成灾。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率兵堵口、修坝,并亲临河防搬石。为祭祀龙王,封赏治河功臣,口堵坝成时,雍正皇帝特下诏,救建嘉应观。嘉应观历时4年建成,仿照故宫的建筑风格,分为南、北两大院,北院为祭祀河神、巡河行宫建筑群,南院原有戏楼、牌坊。观内建筑方正严谨,气势雄浑。 嘉应观内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前门牌上书有“敕建嘉应观”5个大字,为雍正御笔。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禹王阁内,原来供奉有3米多高的檀木禹王坐像。 历经沧桑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中国的黄河治水史,是一部与水早灾害斗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鲧、禹治河时期,后世陆续创建了堤防,秦灭六国后将黄河下游堤防体系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嘉应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是黄河文化的代表性遗产之一。 第八节 江天万里—长江沿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白帝城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位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控荆楚,西扼巴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两汉之际,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于公元25 年称帝,自“白帝”,在此建立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也改名为“白帝山”。在公孙述战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白帝城被毁,仅存白帝庙。明嘉靖年间,在庙中塑刘备、诸亮像,更名“义正祠”,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重修白帝庙,形成如今的格局。 今天的白帝城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存在着城套城、城压城现象。遗址存留有战国、汉、三国、东晋、唐、五代、北宋、南宋、明、清不同期的遗存,类型丰富,年代序列完整,特别是三国巴东郡、唐代夔州、北宋夔州路南宋白帝城、明代瞿塘卫等各时期城址叠压分布。白帝城是峡江地区古代城址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 白帝城遗址不仅是一处军事堡垒,更是一个依托峡江特殊山水地理环境而建军事攻防系统。尤其是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 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明清时期,白帝城仍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沿用。 二、钓鱼城遗址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最高海拔391.22米,总面积约为2.5平方千米。遗址三面据江,地势险要,是迄今已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 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在钓鱼山上筑城,屯兵积粮,抗击南下的蒙古大军,并作为保卫重庆的屏障。宋军经营钓鱼山多年,修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并将合州的治所移到了山上,有十多万逃难的百姓来此定居,山上有充足的粮食和水源,可以自给自足。1259年,蒙古大军攻打合州钓鱼城,猛攻了5个多月,损失众多将士,仍未成功。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军到前线,却被炮火飞石击中受伤,死于缙云山下。蒙哥死后,蒙古贵族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匆忙回师争夺汗位。因此钓鱼城被欧洲人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钓鱼城抗击蒙古大军的侵扰长达36年,创造了以山城设防击败蒙古铁骑的奇迹。 钓鱼城遗址内发掘出了保存极其完整的宋代衙署遗址——范家堰遗址。作为钓鱼城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的核心,它见证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始于碰撞、终于融合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上的重要节点和历史见证。 三、真武山古建筑群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山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真武山,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至清中形成以道教宫观为主,融合道、释、儒三教文化为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因此,真武山号称“川南道教名山”。 真武山古建筑群依山势纵横布局,由山脚至山顶修建石级,仿泰山分立中石坊三座天门。从山下沿石阶而上分别是望江楼、三孔石桥、祖师殿、玄祖殿与无量殿均在中轴线上。建筑群以明代的玄祖殿为主、清代建筑为辅,是一组文化内涵丰富的明、清建筑实例。 第九节 华初祖中华民族祖相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构 一、伏羲庙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原名“太昊官”“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俗称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1483一1484年),前后经过多次重修,是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伏羲庙占地13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列,院落重重相叠,四进四院,有大小建筑 88 间。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着纵轴线依次排列,庄严雄伟。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泥塑彩绘伏羲巨像,身高3米,手托先天卦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太极殿的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工精湛,栩栩如生,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确定婚姻礼制。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天水伏羲庙现在每年举办3次大的祭祀伏羲活动,即农历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春祭传统庙会,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日秋祭伏羲活动。“太昊伏羲祭典”因其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广、祭祀规模大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伏羲庙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风情等,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二、炎帝陵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商原陂、是炎帝神农氏安葬的陵墓。自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建庙之后,已有千余年。炎帝陵景区总体规划保护面积102.5平方干米。陵寝核心保护区面积5平方千米有察祀区、拜谒区、缅怀区等三大功能区。炎帝陵建筑布局分为五进,属于清代建筑风格。关于炎帝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帝王世纪》,称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于长沙”。据地方史记载,西汉时已经有陵墓,西汉未年社会动乱,怕被人发掘,所以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陵前时有奉祀,宋代修建陵庙。明、清两代祀隆盛,形成了完备的官祭和民祭规制。2006年,炎帝陵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史料记载,炎帝是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炎帝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做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他始做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开展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实践。炎帝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炎帝陵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地位而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祈福观光、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选胜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