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郡智慧创艺生态源

中国的世界遗产(下)

第六节 文化景观

一、庐山国家公园

1996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濒长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为一体的千古名山。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东晋高僧慧远(334416)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圣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迴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它们都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

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书院教育的卓越典范,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焦点。庐山的自然美景与其历史建筑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体现了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卓越审美价值。

二、五台山

2009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属于太行山系的北端,其中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最高处北台顶海拔 3061 米,有“华北屋脊”之称。这里既是人类艺术精华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之一。

五台山是世界佛教的文殊信仰中心,被赋予了丰富的宗教含义。传说五台山与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的印度灵鹫山极为相似,所以当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汉明帝就在五台山修建了第一座庙宇,并将其命名为“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

五台山是中国古代的皇家道场,其地处中原,为汉、藏佛教交流与交融的圣地。中国历史上共有9位皇帝,先后18次至五台山拜佛、建寺、赐物,撰文树碑 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在政治上保证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得以连绵不

五台山佛教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建筑的规模,地传承。小不一,形制布局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并将传统哲学思发挥到了极致。

五台山的佛教建筑、佛塔、雕塑、壁画、碑刻等佛教遗存,全方位见证了达2000年间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演变及其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五台山佛光寺东大作为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杰出范例,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突出成就并对唐以后的官式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2011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在 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

西湖自然山水由西湖的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组成,既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

西湖的周围空间自12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传衍至今,使西湖景观呈现为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

“两堤三岛”景观是通过历代的多次疏浚工程逐渐形成的人工产物,由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组成,分布于整个西湖水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而丰富的景观观赏层次。

西湖温润的气候为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这些特色植物与自然山水、人工景物一起,构成了西湖景观的代表性特征。

自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被认定为理想的经典景观,休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十景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费、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西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由于政治、历史、区位等原因,加上其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融汇和吸附了大量中国儒、释、道等多元文化的史迹。

四、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013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创造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 2000米以上的高山,梯田级数最多可达 3700多级,面积约16603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哈尼梯田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千百年延绵不绝,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哈尼梯田呈现出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也均围绕梯田展开。在过去的1300年间,哈尼族人民创造性地构建了复杂的沟渠系统,将山上的水从山顶引至各级梯田。他们还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农业体系,包含水牛、鸭、鱼类等,并且有力支持了当地主要谷物——红米的生产。遗产区内有哈尼族、彝族等7个世居民族。

五、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6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境内分布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古老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在群峰之间。沿江两岸的悬崖绝壁上,保存有大量古文化遗迹——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共包含38处岩画点。

经研究,左江花山岩画为公元前5世纪一公元2世纪生息繁衍于此的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所绘制。场面宏大的、用赭红色颜料绘制的岩画群,记录了距今2000多年的祭祀场景和骆越人的生活画面。图像大致可归纳为人物、典型器物、动物三大类,以人像为主。人像一般作正面、侧身两种姿势,多为举手屈膝的半蹲姿势,辅以马、狗、铜鼓、刀、太阳等图像。它们与岩画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岩画景观。这些岩画位于陡峭的悬崖峭壁上,是骆越人冒着生命危险创作而成的杰作,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与勇气。左江花山岩画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布最密集的岩画群,也是世界岩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无字天书”“断上的敦煌”。

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2023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地区、普洱茶的主产地,属于中国西南茶区。位于澜沧江流域的普洱市澜沧县惠镇的景迈山属于江外(澜沧江以西)六大茶山之一,是澜沧江流域规模最大、保最完好、茶林景观最典型、文化内涵最丰富、人地关系最和谐的古茶林典型代表。景迈山世代居民通过辛勤劳动驯化、栽培古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形成了在森林中开辟茶林、茶林包围村寨的“森林一茶林一村落圈层分布的平面景观。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地被合理利用,由高向低呈现出“神山、水源林一森林、古茶林、传统村落、现代茶园、旱地、水田、河流”的垂直立体景观,反映出傣族、布朗族人对自然环境合理利用的生态智慧。

第七节 自然风貌

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992年作为自然通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武陵源凤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略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等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千米。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何的人工雕琢,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和珍禽异等构成了景区独特而壮丽的景观。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属国内外罕见,目前所知有山峰3000多座。每当雨天晴或遇阴雨连绵的天气时,山谷中生出的云雾便缭绕在层峦叠嶂之间,景象变万千。

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各呈其妙。金鞭溪从张家界一路蜿蜒直到索溪峪,两岸峡谷对峙,山水倒映溪间,具风味。

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龙洞全长75千米,洞内分为4层,景观奇异,是武陵源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武陵源还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给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为我国众多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

二、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2003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沧江和怒江这3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 多千米,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江并流景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大约 4000 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使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了三江并行的自然奇观。景区内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三江并流地区还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由于该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二期)

2007年、2014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重庆、广西等地,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一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于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增补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等4个新片区。

喀斯特地区曾经是一片大海,大量含钙的碳酸盐类物质在此不断沉积,形成一定厚度的碳酸盐岩地层。此后,地壳运动使地层抬升成为陆地,碳酸盐岩地层露出水面,经受外力侵蚀。碳酸盐类岩石为可溶性岩,由于降水夹杂着二氧化碳形成碳酸,不断对其进行溶蚀,经过漫长岁月,塑造出了不同的喀斯特岩溶景观类型,如塔状喀斯特(峰林)、尖峰喀斯特(石林)、锥状喀斯特(峰丛)和天坑喀斯特(型天坑)等。

四、中国丹霞

2010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是指在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于陆相沉积的红色砂砾岩(也称“红层”)的地貌形态,是一种自然景观。这种地貌受内力(包含拍升)和外力(包括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中国丹霞是由位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6个片区组成的系列遗产,包括广东丹限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等。

遗产地内的红色岩石构成了多种美丽的形态,广布的山峰、石柱、悬崖和壮观的峡谷,与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雄伟的瀑布等共同组成了完美的自然画卷。至少自中生代晚期以来,由于受到有利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中国丹霞地貌展示了比世界其他红层地貌地区更丰富的地貌、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地貌发育过程。

第八节 物种多样

一、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是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地,面积约9245 平方千米,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的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フ一

大熊猫研究专家认为,栖息地的整体保护将有助于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现象,扩大熊猫的基因库,也将为大熊猫放归野外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大熊猫生态走廊”工程建设最早于 1987年提出,旨在通过在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种植箭竹林,将不同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以扩大熊猫活动范围,增加大熊猫的种群交流。

二、澄江化石遗址

2012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化石遗址位于云南省的丘陵地带,占地512万平方米,是对寒武纪海洋群落的最完整记录,展示了各种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硬组织和软组织的解剖结构,也是中国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大量动物的尸骸腐烂消失,只有在极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一部分尸骸才得以保存为化石。澄江动物化石埋藏地为古浅海水区域,自然条件特殊,因而能将53亿年前生活的各类海生动物保存至今

发生于距今5.42 亿年到 5.3 亿年期间的“寒武纪大爆发”,是促使现代生物多样性基本框架形成的一次最重要的事件。澄江生物群不仅保存极为完整,且十分古老,所代表的时间非常贴近“寒武纪大爆发”,填补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一个空白,为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生命突发性事件,进而回答人类所关注的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三、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2019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海候鸟栖息地(第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该项目包含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自然保护区、江苏东台高泥湿地保护地块及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地块等5个保护区。

地处江苏盐城的黄()海地区同时具备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越冬候鸟每年来此栖息。黄()海候鸟栖息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

第一期项目所在的江苏盐城黄海湿地有超过680 种脊椎动物和500多种无脊椎物,包括 415 种鸟类。这里为 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等的存活依赖地。这里也是中国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最多时,全球丹顶鹤种群中有80%在此过冬。

作为中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申遗成功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体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全球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担当。

第九节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一、泰山

1987年作为混合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主峰海拔1545 米,在五岳中属于东岳,也被称为“岱宗”,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等称号。泰山经过近 30 亿年的自然演化,形成了覆盖着茂密植被的巨大岩体。古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看,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对泰山仰慕至极,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在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筑群、2000 余处碑碣石刻。

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普照寺等。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泰山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汉以后道教祠庙林立,保留至令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

二、黄山

1990年作为混合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和约1200 平方千米,其中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千米,号称“五百里黄山”,主峰为花峰,海拔 1864米。黄山以其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这里还是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黄山原称“黟山”,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在此修炼升仙。唐天宝六年(747)616日改名为“黄山”,这一天被唐玄宗饮定为黄山的生日。黄山建立较早的道观有浮丘观、九龙观等,宋末道士张尹甫在黄山修炼,创建松谷道场。佛教在南朝刘宋间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庙近百座,其中祥符寺、慈光专、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并称为黄山“四大丛林”。

三、峨眉山一乐山大佛

1996年作为混合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乐三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佛像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

自然风光优美、佛教文化浓郁的峨眉山,以其“雄、秀、神、奇”的特色,雄居于中国名山之列,并驰名中外。它还保存了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 242 科,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此外,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已知动物有2300多种。

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峨眉山上寺庙林立,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金顶八大寺庙”最为著名,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

乐山大佛始凿于唐开元初年(713),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以人文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山水交融,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佛座南北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0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四、武夷山

1999年作为混合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的武夷山市境内,是由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平均海拔600米,总面积达 107044万平方米,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龙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等。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处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中国南部雨林之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它还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

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 11 世纪出现的书院遗址。这里也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子理学曾于很长时间内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第十节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一、北京中轴线

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全长约7.8千米,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分布于两侧。依据规划,中轴线上承载遗产价值的 15 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形成了总面积约5.9平方千米的遗产区。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 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众化转变。北京中轴线历经700余年,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了井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城市历史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规划格局最完善、景观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以城市空间营造,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居中”理念、国家礼仪制度、自然山水观念,表现出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对社会秩序的极致追求,持续影响着现代城市的发展。

北京中轴线申遗,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加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是以此带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擦亮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金名片”。

二、古蜀文明遗址:四川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三星堆遗址

2013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古文明址是公元前1900年一公元前 400年东亚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突出代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别于中原文明的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20世纪至21世纪初,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让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考古资料显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战国船棺遗址等共同勾勒了古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消亡的大体过程,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公元前1800年左右,三星堆就成为四川盆地青铜文明的文化中心。至商代晚期时,三星堆文化突然衰落。恰好在此时,金沙遗址逐渐兴起,开启了古蜀文明进程中的又一高峰。从两地出土的青铜立人、金面具铜鸟、金杖、金冠带、太阳神鸟金箔片、青铜太阳轮等众多文物中可以看出,精致绝伦的古蜀国文明里孕育了天府文化基因,也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

三、西夏王陵

2013年作为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西夏王陵是指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由9座帝王陵园、271座陪葬墓、北端建筑遗址、防洪工程遗址等组成,包括建筑构件、残碑及其他各种文物近万件,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陵区位于贺兰山南部东麓的洪积扇上,分布有帝王陵墓、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帝陵建制和布局均由内城、月城和陵城或陵域三部分基本空间组成,建筑遗存包括内城的献殿、陵塔、墓道、墓室、神墙(含四角台)、门阙、中心台等要素;建筑风格受到唐、宋、辽、金等朝代和政权的影响。西夏王陵作为西夏王朝的帝王陵寝,为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的存在提供了特殊的见证。这些遗存呈现的独特的空间布局、陵寝形制、陵墓造型、建造技术与出土文物,揭示出西夏王朝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丧葬习俗以及诸多文化与技术等方面的种种特征,为我们了解这一中国古代王朝提供了最直接的线索。

四、蜀道

2015年作为混合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历史上的。都平原,是多条蜀道的必由之地。狭义上的蜀道,即包括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消子午道、陈仓道(故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谓“栈阁北来连陇蜀”,这些道路,从点到线将成都与外界勾连,流通着蜀地的商贸发展起唐朝以来的文化盛世,留下了因线路交通而形成的名城古镇,串联起无数的自然与人文遗址。

蜀道一度与丝绸之路南北道、茶马古道联通,形成了更为开放的、着眼于亚欧大陆格局的道路交通网。唐朝时,从长安通往山南、剑南、吐蕃、南诏,无一不经由密如织网的蜀道,商旅与行人、诗人和皇族都曾途经这里,蜀道成为华夏文明的战略大后方。川菜与川剧、蜀绣与蜀锦、丝绸与茶叶,通过蜀道输出,诉说着川蜀大地的繁华。

五、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2019年作为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积4.9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沙漠。若申遗成功,其将填补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尚无沙漠类型的空白。

巴丹吉林沙漠有内陆湖泊144 个,已命名 113个,其中 12个为淡水湖,因此得名“沙漠千湖”。巴丹吉林沙漠中还有万千眼泉,其中音德日图湖的泉水最为著名这些湖泊总面积共达 23 平方千米,分布在丘间低洼地内。湖泊周围大多生长着较茂密的芦苇以及柳、沙棘等植物,湖滨沙地上常生长着诸如沙竹、沙葱、沙蒿、芨芨草白刺、沙拐枣与梭梭等植物。湖泊的存在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因而水鸟嬉戏鱼翔浅底的巴丹吉林沙漠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

除了拥有数目众多、种类多样的湖泊外,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也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 多米其中必鲁图峰海拔 1611 米,相对高度约 450 米,堪称“世界沙漠珠峰”。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