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郡智慧创艺生态源

中国的人类非遗项目(上)


中国自2004年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2212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5 (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4项,于2008年按《公约》转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

本章各节所涉及的遗产项目按照入选人类非遗名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第一节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口头传统和口头表现形式(Oral Traditions and Expresions),包括作为非物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这一领域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口头遗产形式,包括谚语、谜语故事、童谣、传说、神话、史诗、咒语、祷词、经颂、歌谣、戏剧化演述等。口传统和口头表现形式被用于传递知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观及集体记忆,在保文化的活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玛纳斯

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玛纳斯》是中国新疆地柯尔克孜族的系列英雄史诗,描写了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族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雄事迹。它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族《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之一。玛纳斯其人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著名英雄和领袖,更是力量、勇气和智慧的化身。据记载,《玛纳斯》史诗诞生于9-10 世纪,从16世纪起开始流传,千百来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着。《玛纳斯》的普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普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演唱《玛纳斯》的歌手,并记录了诸多异文。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杰出创造和口头承的“百科全书”

二、格萨()

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萨()尔》是关于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以口头传唱的形世代相传,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这部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是迄今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格萨()尔》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涵盖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史诗融汇了众多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是地方性知识的汇总,其中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等都有全面的承载,还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格萨()尔》史诗堪称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普通民众共尊的精神财富。

三、赫哲族伊玛堪

2011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玛堪说唱是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特有的一种口头说唱文学,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其采用诗歌和散文体的语言,描述了部落联盟与战争,其中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击败入侵者的故事,在传承赫哲族的语言、宗教、信仰、民俗和习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但说起来合辙押韵。在说唱时,开头部分歌手会先拉长声说:“赫哩啦一赫哩啦——”这是《伊玛堪》的惯用套语,相当于汉语讲故事用的“话说”之类。之后歌手会以叙述的形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进入正题后,一般情节叙述是说,主要对话是唱,并会利用不同的旋律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这项口头传统强调对民族身份和领地完整性的保护,也保存了有关萨满仪式、捕鱼和狩猎的传统知识。

《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赫哲族仅存的“活的历史教材”。

第二节 表演艺术

从声乐、器乐、舞蹈,到戏剧、诗调等、表演艺术(Performing Arts)的范围覆盖了众多文化表现形式,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在一建程度上也存在于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之中。

一、昆曲

2001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等,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苏州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刷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是中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昆曲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高度综合。随着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昆曲角色行当分工越来越细,主要角色包括老生、小生、旦、贴、老旦、外、末、净、付、丑等。昆曲音乐曲调优美典雅,演唱技巧规范纯熟,赠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发音吐字方式及流丽悠远的艺术风格,使昆曲获得了“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昆曲是一种高度文人化的艺术,明清时期许多从事昆曲剧目创作的剧作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等是昆曲的代表性剧目,其中前三种有全谱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谱留存。

二、古琴艺术

2003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古琴演奏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因此成为贵族和文人推崇的精英艺术。

古琴有7根弦,13个徽,通过10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4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3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色富有变化性。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等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位居其首。人们弹奏古琴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三、南音

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又称“南曲”“弦管”“南乐等、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发祥于泉州,并用泉州方言演唱,音乐风格典雅细腻,主要以琵琶、洞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

自汉唐两宋以来,中原移民南迁,把中原音乐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在历代延续中与当地民间音乐、外来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音乐表现形式。此后,南音逐渐流传于中国东南的福建、香港、台湾等地,在东南亚一带也有传播。

南音由“指”“谱”“曲”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并因乐器组合不同分为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主要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下四管有南嗳、响盏、四宝、狗叫(小叫)、木鱼、双铃等。南音最常见的演出形式是5 人组合,琵琶、三弦演奏者在右,洞箫、二弦演奏者在左,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南音的曲谱现保存 3000 余首。

四、京剧

201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北京、天津和上海是其主要演出中心。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吸收子昆曲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加入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表演有4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也是其4项基本功。京剧的唱念主要便用北京方言。各剧目讲述历史、政治、社会和生活的故事,在乐的同时也传递着信息。音乐在京剧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可以设定演出的节奏、营造出特别的气氛,而且还可以塑造人物并推动故事的进展,如“文场”使用管弦乐器,像音质高亢的京胡和长笛,而“武场”则使用班鼓、大锣等打击乐器来进行烘托。传统上京剧舞台布景和道具比较简单,但服饰华丽、脸谱夸张,并且使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和图案来表现京剧人物的个性与社会身份。

五、中国皮影戏

2011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着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种动态的形象。皮影戏在传递历史文化、社会信仰、口头传统和当地风俗信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皮影戏起源的说法多种多样,其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汉武帝因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一位术士用幻术招魂。因此,皮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戏、古代镂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

皮影艺人有很多绝技,诸如可即兴演唱、真假声转换、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许多皮影艺人还会雕刻皮影,这些影人有1224个可活动的关节。有些皮影艺人是专业的,有些是业余的,只在农闲时节表演。无论是79人的剧团,还是25人的小戏班,都可以表演皮影戏,主要在宗教仪式、婚礼、葬礼和其他娱乐场合进行表演。

六、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2012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演出形式主要有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布袋木偶)两种。

福建木偶戏自10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历经千年传承,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形成一整套精湛的表演技法、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以及精美绝伦的木偶头雕刻、偶像造型的制作工艺,成为当地社区民众路的表演艺术形式。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目前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其履约实践正是为了让福建木偶戏的专业才、潜在人才和欣赏者代代相继。这一计划主要包括:采用学校教育、师父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推进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木偶戏识;编写木偶戏教材、普及读物,制作音像制品等。以泉州、晋江、漳州3家木偶剧团为代表的木偶戏艺人,正在用精湛的技巧和绚丽的演出,将木偶艺术这一瑰宝传向世界。

第三节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Social PracticesRituals and Festive Events)是建构社区生活和群体生活的习惯性活动,因而为社区的许多成员共享并与他们相关。这些活动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对作为实践者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区的认同具有再确定的作用,而且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密场合,都与重要事件密切相关。社会实践、仪式实践和节庆实践,有助于标记季节的更替、传统历法中的节点事件或个体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些活动还与一个社区的世界观和对自身历史和记忆的感知紧密相连。这类活动在范围上不尽相同,从小型集会到大规模的社会庆典或纪念会不一而足;每一个子域都很广泛,但相互之间也有大量的重看。

一、端午节

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 2500余年的历史,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也是中国首个成为人类非遗的节日遗产。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将多种民俗杂糅于一体。

端午节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在各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

端午节是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二、妈祖信俗

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而妈祖信俗是流传在中国沿海一带的民间信俗,在天津、浙江、福建、台湾等地,乃至东南亚地区和全世界华人圈内均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关于妈祖,一说其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960)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987)因救助海难逝世。人们感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在其死后不久,自发立祠祭祀,始称其为“妈祖”,尊为护航女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影响力的扩大,历代朝廷加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

而妈祖信俗则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已传播到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为3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中国沿海各地均有举办妈祖祭典的悠久传统,其内容、形式各有特点。妈祖护佑百姓、祈福禳灾、恩泽家庭生养的圣母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母性象征之一,也是当地民众乃至全球华人文化血脉的重要纽带。

第四节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Knowledge and Practices Conceming Nanand de Univese),包括相关社区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知识、诀窍、技能实践和表述。这些有关字宙的思考方式,通过语言、口头传统、对某地的归属感记忆、精神性和世界观而得以表现。这些知识和实践还强烈地影响着价值观和信仰并成为许多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的基石。反过来,自然环境和社区等更广泛的世界也塑造了相关的知识和实践。

一、中医针灸

201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从外治内”的医疗手段,最早见于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灸法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对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灸除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之外,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也有实践。

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字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就有可能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病人带来健康。刺激方法包括用艾绒点灸或用针刺激这些管道的穴位,促进身体重新恢复平衡,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治时,视各人具体情况,选择用针,然后用针刺激穴位。艾灸通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也就是把艾条直接放在穴位上,或把艾条放在靠近体表的位置,炙烤选择的区域。

二、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2016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人通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千年以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也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当地的固定节日及传统习俗,如“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山立夏习俗”

三、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

2018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基于“五源”(土、水、火、风、空)生命观和“三因”(隆、赤巴、培根)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藏医药浴法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

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藏医药浴法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体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创造精神。

四、太极拳

202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实践。太极拳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推手为运动形式。太极拳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

17世纪中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为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太极拳自第十四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太极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实践,在促进当代人身心健康、和谐共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以及海外华人的推动,太极拳在国外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五、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202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遗成功。送王船习俗在中国和马来西亚既有共性,又有地方性。在中国闽南,大多每3年或4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送王船植根于滨海社区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当地民众认为,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而海上罹难者的亡魂(尊称为“好兄弟”)四处漂泊,无所归依。因而,人们定期举行迎王、送王仪式,迎请王爷巡狩社区四境,带走“好兄弟”。届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官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普度“好兄弟”。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爷一同出海远行。王爷行使代天巡狩的使命,救济黎民百姓,保佑四方平安。因此。送王船被当地社区民众称为“做好事”。

送王船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